2)第96章 给予一生之田!_三国最强霸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在门口碰面,只觉得有些眼熟,但还不是很确定。”

  “可在屋里头,主公说话的气势卓尔不凡,隐隐透着威严,又能帮大都督任命主簿,方才完全确认。”

  尹籍的灵敏反应,让孙贲眼前一亮:“机伯心思灵敏,着实不凡,等你安排好了家事,就来襄阳城任职吧。”

  “诺!属下谢过主公的义助与赏识!”尹籍恭恭敬敬再是一拜。

  孙贲微微一笑,将尹籍扶起:“你快回去处理家事吧,我先回襄阳城了!”

  尹籍没有忸怩,道了声‘路上小心’,便是赶回里屋。

  孙贲满意地望了望尹籍的背影,猛地一扬鞭,便是策马飞奔起来。

  回去的路上,孙贲没有特意再为流民停留,他心里清楚,简单的发发善心,只会恶性循环,最终什么也改变不了。

  既要派一日之粮,为何不给予一生之田,要做就做大!

  当天晚上,孙贲招来庞统一起探讨流民的治理问题。

  庞统略作思考后,提出了四点办法:其一,建立流民营,将流民录入民册;其二,开仓放粮,有限度地供给饮食;其三,各流民营相互隔离,保持清洁,防止疫病;其四,以工代振,组织流民修路、搭桥、开水利……

  庞统的这套法子,很实在,实施起来,效果应该会挺不错。

  但孙贲觉得,这方法有些治标不治本,流民的本质问题,归根结底,还是土地问题。

  因此,孙贲觉得,在将庞统这四项举措付诸实施的同时,还要在荆州境内施行屯田制。

  何为屯田制?

 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,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。

  三国历史上,曹操这一手玩得很溜,为他定鼎中原,提供了充足的资粮。

  但是,屯田制并不是曹操发明的,早在秦始皇时期,就已经出现。

  当时,秦始皇发现,和匈奴交战的次数频繁,但每次持续的时间并不长,往来调动军队、粮草太过麻烦。

  于是,秦始皇让蒙恬在河套地区筑城四十四座,就地开发,十几万士卒一面屯田,一面戍边,自给自足,便能长期与匈奴作战。

  汉朝文帝、武帝时期,都有过相似的举措。

  到了东汉末年,曹操将屯田措施进行改良,并大力推行。

  曹操把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,军屯的主体是士卒,民屯的的主体则是流民。

  民屯的操作手法是,官府提供土地,流民负责耕种,收获的谷物,官府与流民按比例分成。

  历史上,曹操的民屯,百姓与官府的收获分成是四比六。

  现在,孙贲准备借鉴曹操的屯田手法,不同之处在于,孙贲的大都督府,不仅会给流民提供土地,还会提供粮种甚至耕牛。

  同时,收获的谷物,百姓只需上交四成给官府,剩下的六成,则由百姓自行处理。

  这两处变动看起来很小,但意义却颇为重大。

  成为流民的百姓,基本上已经一无所有,只给土地,他们依旧艰难,因为他们还得为粮种和耕牛操心。

  一旦官府能给他们提供粮种和耕牛,那他们就可以安安心心地从事生产。

  至于分成比例的变动,虽然只给百姓增加一成,但也许这小小的一成,就可以帮多口之家撑过难关,甚至略有富余。

  百姓富余,才有购买力,有了购买力,才能推动荆州经济的发展。(未完待续)

  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